人面鱼纹
人面鱼纹彩陶盆属于什么文化?
人面鱼纹彩陶盆属于山西省的仰韶文化。 制作技术新石器时代人面鱼纹彩陶盆是仰韶彩陶工艺的代表作之一。彩陶文化是陶器工艺发展到新石器时代中后期,在黄河流域及其支流地区出现了一种非常伟大的文化形式。 所谓彩陶,是指以赤铁矿粉和氧化锰为颜料,使用类似毛笔的工具,在陶坯表面上绘制各种图案,入窑经火烧。 但由于窑不够密封所以在橙红的底色上只呈现出黑、红颜色。彩陶工艺是中国新石器时代原始工艺艺术的主体之一。仰韶文化的彩陶工艺达到了相当完美的程度,是中国原始彩陶工艺的典范。 简介 新石器时代人面鱼纹彩陶盆于1955年出土于陕西省西安市半坡。新石器时代人面鱼纹彩陶盆,高16.5厘米,口径39.8厘米,由细泥红陶制成,敞口卷唇,口沿处绘间断黑彩带,内壁以黑彩绘出两组对称人面鱼纹。 在盆内我们能看到黑色彩绘的人面纹和鱼纹各两个,他们两两相对,分布对称。人面呈圆形,头顶有似发髻的尖状物和鱼鳍形装饰。 前额右半部涂黑,左半部为黑色半弧形。眼睛细而平直,似闭目状。鼻梁挺直,成倒立的T字形。嘴巴左右两侧分置一条变形鱼纹,鱼头与人嘴外廓重合,似乎是口内同时衔着两条大鱼。 另外,在人面双耳部位也有相对的两条小鱼分置左右,从而构成形象奇特的人鱼合体。在两个人面之间,有两条大鱼作相互追逐状。
人面鱼纹彩陶盆属于什么文化?
人面鱼纹彩陶盆属于新石器时代前期仰韶文化陶器。 新石器时代人面鱼纹彩陶盆于1955年出土于陕西省西安市半坡。为新石器时代前期陶器,多作为儿童瓮棺的棺盖来使用,是一种特制的葬具。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。 新石器时代人面鱼纹彩陶盆,高16.5厘米,口径39.8厘米,由细泥红陶制成,敞口卷唇,口沿处绘间断黑彩带,内壁以黑彩绘出两组对称人面鱼纹。 流传历史: 新石器时代人面鱼纹彩陶盆于20世纪50年代在西安半坡村出土后,被负责发掘的中国科学院考古所带回北京,此后新石器时代人面鱼纹彩陶盆就藏于国家博物馆。 经国家文物局批准,人面鱼纹盆从国家博物馆调出,于2006年6月9日在西安半坡博物馆举行了一个回乡展览与家乡人见面。这是人面鱼纹盆阔别西安五十年后首次归宁省亲公开亮相。